我是一名技工学校的毕业生,虽然没有进过测绘专业的本科、大专院校,但这丝毫不影响我对测绘行业的热爱。
我最初的专业是核工业南昌技工学校的钻探专业。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全国地勘行业受到结构性大调整,我最初所在的从事钻探工作的分队下马了,当时着实迷茫了一阵子。1989年,我国开始了全国性的第一次土地调查,单位承接了赣州市(现今的章贡区)第一次土地调查,彼时的我已经在家待业了大半年。我的一个邻居是大队从事测绘的助理工程师,当时大队正在组建土地调查组,需要配备一些测量、调查方面的助手,他过来问我是否有兴趣,当时苦于没有具体工作的我赶忙答应了下来,就这样算是正式“改行”成了测绘人。在那个年代,地勘单位还没有对外承包项目的说法,后来才“发明”了一个专业名词,叫“有偿”技术服务。第一次土地调查我们单位共承接了三个县,我本人也从第一个县的调查跟班、助手快速成长为第二、三个县的外业调查作业组长。
1993年开始,我们所在地的土地管理部门对辖区范围内的企、事业单位及机关、团体进行土地证的办理和发放,我单位承接了其中的宗地测量,由于受到当时测量技术和手段的限制,每宗地都使用假定坐标系进行测量。第一步,宗地界址点的外业测设使用J6经纬仪测量角度只能人工读数加上经过改正的钢卷尺量距,然后逐个地物点、界址点进行测量和手工记录;第二步,回到内业后用卡西欧fx-3600计算器或PC-E500微型计算机编制简单的极坐标计算程序,接着输入每一个地物点、界址点的距离和角度,由程序计算出每一个测量点的X、Y的坐标值,当天的全部测量点计算完成后再有另一名技术员验算一遍;第三步,在聚脂薄膜上手工绘制方格网,绘制方格网需要具备一定的基本功,不是每个人都能打得好、打得准。打好方格网后就用展点器将每个测量点的X、Y坐标值进行展绘,当所有的地物点、界址点展绘、连线完成后就是一幅完整的宗地图。接下来进行清绘、嗮蓝图、裁图纸最终提交给土地管理局的地籍科建立宗地档案和发证。正是在这发证工作的宗地测量工作中结识了我的人生伴侣,她当时是需要发证单位的办公室人员,单位安排她陪同我们测量人员所属的几宗地全面测量然后逐宗申请办理土地证。通过对我们测量工作的逐步认识,她感到测量人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对测量工作严肃、严谨的态度和测量人的直率性格,所有这些品行都是值得托付终身的,1996年底我们结为了夫妻,是测绘工作成就了我们的姻缘,亲身感受到了测绘工作的无限魅力。
测绘工作的艰辛只有测绘人才能深有体会。早期的规划地形测量大比例尺测图几乎全部由人工外业实测,测区定下来后马上组织主要技术人员实地踏勘、收集已有数据和图件、编写技术方案、进行碎部测量。这其中最辛苦的要算是碎部测量了,在炎热的夏季,如果在水泥地上设站再观测上一段时间,立马感觉自己的鞋底快烫化了,身上流淌的汗水如蚂蚁般的爬动奇痒无比;其实跑尺人员也不轻松,特别在地形测量时,如果山体的特征点(比如山顶、鞍部、山脊线、山坳线等)缺失将导致实际山形失真,因此要求跑尺人员具备高度的责任感,不辞辛劳勇于吃苦的精神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唯有如此才能最终提交真实准确的规划地形图。
多年来,每每想起或偶尔路过自己亲手测量或放样完工的建筑工程,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也庆幸自己生在这日新月异、伟大变革的新时代。作为一个测绘人亲身感受了测绘技术的推陈出新,从最初接触的测基线、拉线形三角锁、大地四边形到自由灵活的导线网,再到简便的GPS控制网;从最初用平板测图到数字化测图再到航测成图;从最初的蔡氏010经纬仪上用接头装置连接红外测距仪组合而成的半站仪到测角、测距一体的全站仪再到全天候灵活定位、测量的超站仪;从第一次土地调查使用比例尺1:1万7、1万9纸片式分辨模糊的影像图到第二次土地调查使用正规比例尺1:1万较清晰影像图,再到第三次国土调查使用的高分辨率1:2千比例尺的高清影像图;从最初的手工用求积仪量算面积、登记账簿、人工汇总成册到用计算机建立专项数据库再到如今便捷、直观的“一张图”等等,所有这些无不显示我们国家测绘技术的伟大进步!
单位领导一次与我的谈话时问:“是什么让你在测绘岗位上持续干了三十年”?我说:“完全是我对测绘行业和工作的无限热爱!每当我完成一条铁路线、高速公路、一座大桥、高楼、一个景区建筑的测量放样;每当我用测量技术解决了一个纠纷、为法院的裁决提供准确数据;每当我与同事们共同完成一个项目的调查、建库工程……等等,所有这些都会让我无比自豪、有一些小小的成就感。我个人因为测绘工作结识了自己的人生伴侣成了家;因为测绘工作个人效益好在当时工作十年时就全额买了一套房子;因为测绘,单位给我评了职称;因为在测绘工作岗位上取得了一些小成绩,单位提拔了我,我想在测绘的岗位上一直干到退休”!领导说:“你这些就是测绘行业不忘初心的真实体现,可以与你的同事们分享分享”!我回应说:“对的!作为一名测绘人,我的初心就是热爱并做好测绘工作,因为测绘创造了我的美好生活”!(核工业赣州工程勘察院 赵景强)
(该篇文章获协会“喜迎祖国70华诞,测绘创造美好生活”主题征文比赛一等奖)
|